山西版国企改革方案出台 资源型省份转型意味浓
山西版国企改革方案出台 资源型省份转型意味浓 时间:2025-04-05 08:08:19
白铂和团队成员的实践,验证了华为公司主要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今年在接受采访时所强调的,数学在华为起了关键作用,过去30年,华为真正的突破是数学,而未来的很多技术和解决方案要通过数学来实现。
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客观公正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并提供有效联系电话和地址。个人提出异议的,须签署真实姓名。
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须由单位法定代表人在书面异议材料上签字并加盖本单位公章。来源:教育部科技司 发布时间:2020/1/14 17:05:20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教育部拟提名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国科奖字〔2019〕38号)相关要求,现将教育部拟提名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129项通用项目予以公示(专用项目在适当范围内公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公示项目和项目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持有异议的,可以书面形式向我司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凡匿名、冒名或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大学治理现代化的过程就是通过制度建设解放学术生产力的过程 神像是人创造的,人却对它顶礼膜拜并自愿受其禁锢。图3.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级一流专业数量排名TOP10 图4.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级一流专业数量梯队 工学、理学学科占据半壁江山 本文以国家1997年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为依据,将已公布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按照一级学科分类,共分为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医学、经济学、农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哲学12大类,发现按照我国高校现行学科门类,国家级一流学科建设点缺少军事学的建设点。
(注: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平台,此外小部分数据来源于地方政府与其他新闻媒体发布的消息。通过对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专业特点分析,可一窥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方向。不过,术业有专攻,依据每所学校的特色、实力,学生的求学选择不胜枚举、异彩纷呈。其余专业依次为土木工程、新闻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生物科学、英语(含并列)。
文科类包括德语、俄语、法语、缅甸语等小语种,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传播学、舞蹈表演、中国共产党历史等小众专业,力求实现专业性、创新性人才培养。吉林大学与四川大学以3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并列第四名。
湖北和广东因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抢眼表现紧随其后。12门专业11~15所学校入选。从占比情况来看,第一梯队的工学和理学,以46.8%、15%的比例占据整个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半壁江山。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6所高校未公布任何信息,故不在统计范围内) 入选数量差距不大 从总体上看,榜单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选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数量差距不大,且并列现象较为明显(详见图1)。
有18门专业6~10所学校入选。图1.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量TOP10 由于首批双万计划采用限额申报方式,很多部属高校尽管获批率高达100%,但数量上超过20个的并不多。33所双一流大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最多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达26所,表明目前国内计算机专业建设最为热门。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认定注重创新性、示范引领性和推广性,能够入选其中的专业,是各高校的强势专业和重点发展专业。
借助双万计划契机,入选的全国各大高校在未来几年必将加大投入,将优势和特色专业真正建设成为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实现内涵式发展,为我国本科教育质量的普遍提高做出贡献。图4展示的是专业数量梯队。
北京因为拥有8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以共计14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成绩遥遥领先。截至1月17日,共有33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公布了具体入选情况。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中,郑州大学有21个、湖南大学有20个、云南大学有17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东北大学皆为15个。它面向各类高校,不同类型的普通本科高校都可建设一流本科专业,中央高校、地方高校名额分列,并向地方高校倾斜。1~5个梯队占比最高,达到79.2%。武汉大学与山东大学分别居于第六名和第七名。图5.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科分布 图6.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科占比 北京遥遥领先,其他省份差异不明显 在双一流高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地域分布上,沿海省份与内陆省份并未显现出明显差异,这得益于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除北京之外的各省份分布较为平均。双万计划意为教育部计划在2019~2021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
6门专业超过15所学校入选。中南大学位居第十,入选了2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此处,以33所公布具体入选情况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696个入选专业为样本。与图4相结合,15个以上梯队仅6门学科,占总专业数量3.5%,但最能反映一流大学对相应专业的共同关注。
北京大学与浙江大学以3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列榜首。作者:王婷婷 李雨佳 熊卉 李双 刘钰汶 李青彤 程祺 张小强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1/21 9:31:40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双一流高校在双万计划中表现如何 ■王婷婷 李雨佳 熊卉 李双 刘钰汶 李青彤 程祺 张小强 近日,教育部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建设点评选结果公布,共认定首批405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包括中央部门所属高校1691个、地方高校2363个),同时确定了62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第二梯队的管理学和文学则分别拥有9%和7%的占比,法学和医学皆为5%左右的占比,经济学以4%的优势略微超过占比3%的农学、占比2%左右的历史学和教育学。第三梯队的艺术学和哲学皆占有1%左右的比例,仅占所有一流学科建设点门类中的2%,入选专业可谓凤毛麟角。图2.其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量 计算机专业最热门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认定注重创新性、示范引领性和推广性,申报专业需具备专业定位明确、专业管理规范、改革成效突出、师资力量雄厚、培养质量一流等条件。本文整理了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选首批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结果,以此为样本,分析其数量排行、专业特点、学科分布和地域分布情况,直观揭示双一流高校的强势专业及其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发展方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次共有19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5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00%获批。以上数据反映出,大量国家级一流专业分散在各校之间,还未形成全国合力。
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两所师范类大学入选国家级一流学科数量均为19个。而艺术学和哲学则占有个位数的名额,分别为8个和6个一流学科建设点,组成第三梯队。
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疆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的入选学科数量皆低于15个。中山大学紧随其后,通过了3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取得第三名的成绩。
图8.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分布条形图 (注:此数据不包含未公布任何信息的6所高校) 与以往的985工程211工程等高校建设工程相比,双万计划的一个变化就是,地方高校入围数量和比例都有显著提高。此外,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也有15个学科入选该榜单。这6个专业分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软件工程、法学、化学、自动化。(注:本文数据为人工搜索统计,如有遗漏、错误,敬请指正。
第八名由华中科技大学和重庆大学共同取得,二者都入选了2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管理学、文学、法学、医学、经济学、农学、历史学以及教育学分别占据60、49、36、33、29、23、13、12个学科建设点,成为拥有两位数一流学科建设点的第二梯队。
此外,在1~5个梯队中,有62门专业仅有1所学校入选,理工科类包括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物流管理等新兴专业,以及大气科学、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等需要继续加强建设的专业。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等3所高校只公布了数量,未公布具体学科,故只列入部分统计。
鉴于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为首的军事强校并未公布其一流本科专业名单,军事学建设点的缺失暂不予考虑(详见图5)。天津大学申报的19个专业全部获批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